394、【并非南辕北辙】(2/3)

子和屋子,用以防备风雨。

而此时艳阳高照,院里则晾晒着各种药材,又有林海带着几名村里年轻人,正在用对应手法炮制。

这让村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许多种药材混合的幽香。

“林海林先生在家么?”

有几个身着义军服饰的人正在那里敲门,林海赶紧嘱咐几句迎过去,而后几名义军和气地进了院子,也不找座位,就在那里站着和林海商议事情。

原来前线需要的药材数量不少,他们是过来扫货,顺便预定明年产出的。

起初几位义军想有多少就要多少,但是林海提及,这些常用药材百姓们也有些需要,于是双方严肃地商议了一番,定下了八成的量。

他们还鼓励林海扩大种植面积,并言明无论明年产多少,义军都要八成,一时间双方尽欢。

方长脚步没停,院子里的人也没发现他。

穿过村子,能看到周围梯田里面的情形,粟米已经俱都收割完毕,倒是有些谷草捆还扔在田里,尚未来得及运回去。而山坡上那些药田,被侍弄的整整齐齐,还有些多年生和冬季采摘的植株依然茂盛。

下山后行不远就是官道,官道上行人依然密集。

遍及天下的兵灾,并没怎么波及左近几府,所以这里依然繁荣。

来往的车马、驴骡、行人、挑夫,趁着秋高气爽来回奔波,或为前程,或为财货,或者只是为了年关好过,大多迅疾匆匆。只有那些父母背上孩童,和华车里那些不事生产却锦衣绣食的富贵家人,才能有方长的分毫自在。

将斗笠戴在头上,方长顺着官道朝南走下去。

当然,这次方长的出行目的,是极北之处,所以向南走不多远,并非南辕北辙。他只是准备从虎桥镇向西去怀凤府,而后从怀凤府往北,毕竟这样走的话人烟多一些,比从仙栖崖直接穿过云中山向北更有趣。

虎桥镇外景色如故,作为这条路上的交通要地,也人来车往。

白沟河的水很是汹涌,其中也有同样因秋水而涨水的浣花溪一分力道,据说放在百年前,这种水势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灾,如今经过人们的不断治理,则只是普通水文了。

镇口的石桥石碑如故,依然有来往行人指着这两样景致,说当年伏虎的故事,然后再去虎桥镇里,买几个不便宜但耐放耐饿味道美的伏虎饼,放在行囊里,作为路上充饥食物,或者带回去给家里妻儿父母尝个新奇。

方长照例去用贵金属兑了些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修仙从钻木取火开始】最新更新章节〖394、【并非南辕北辙】〗地址https://wap.77gp.net/83/8312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