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纷纷归服(2/3)

拉拢之后,他也坐不住了。

万一衮布先一步松口答应向大明归顺,那喀尔喀亲王就是衮布的了,他成衮到时候即便同样归顺,还是只能被衮布压一头,这更不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成衮的突然叛变,衮布并不知晓,直到其部的上万札萨克图汗部骑兵突然对其发起袭击时,衮布才知道成衮已经投靠了大明。

不察之下,其部损失惨重,如果不是亲卫拼死相护急逃,其差一点在中军营帐中被活捉了。

但是,即便吃了这么一个大亏,衮布也不敢停留下来报复,因为明军骑兵第一时间支援了过来。

无奈之下,衮布只能率领残军撤退,途中却是听闻成衮率领其部主力杀入他的土谢图汗部,当时气得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直此,衮布知道,自己已经失败了。

现在,要么向大明承认失败并归顺,要么北逃不里牙惕。

但此时的不里牙惕正在受北方罗刹国的入侵,交战了十多年了,日子很艰难,率残兵逃到不里牙惕也少不了与强大的罗刹国拼个你死我活。

至于向罗刹国投降,衮布从未考虑过,蒙古人普遍不太喜欢北方的罗刹国,与其投降罗刹国,还不如归顺大明。

毕竟,蒙古各部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曾经的蒙古帝国也是在中原生活过的。

最终,衮布和车辰汗部首领硕垒商量之后,决定率领两部向大明投降。

终于,花了四个多月时间,大明将喀尔喀部征服,将偌大的喀尔喀并入大明疆域中。

另一个好消息是,在大明征讨喀尔喀时,处于大明西南的和硕特汗国表明了归顺之意。

其实,和硕特汗国建立还不到十年,是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于崇祯十五年的1642年建立的。

而固始汗在皇太极时期的1635年就向大清表明了归顺之意。

固始汗之所以主动归顺清廷,其实是一种远交近攻的策略。

当时的漠西蒙古有四部,分别是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

其中和硕特部还是四部盟主,而漠西蒙古正受到两面的威胁,西北受罗刹国的侵略,东面又被强大的喀尔喀部进攻。

身为盟主的固始汗主动归顺清廷,也就代表了漠西蒙古向清廷归顺,可以联合清廷对强敌喀尔喀部进行压制,从而保护漠西蒙古。

在清廷入主中原之后,和硕特部在固始汗的率领下,也建立起了和硕特汗国,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带着军火库闯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一三章 纷纷归服〗地址https://wap.77gp.net/82/8250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