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 难啃的骨头(2/4)

构极其复杂,运算速度是提高了,但随之而来则是功率和重量的成倍提升以及可靠性的降低,据中原电子雷达厂的介绍,平均故障时间差不多要100小时。

如此的可靠性别说是炮兵雷达研制领导小组,就算是最先支持改型计算机研制的海军研究所也非常不满意,正因为如此,在卢嘉栋的推动下,两个部门同意协作共同对—140计算机进行改进,不过改进的重点则是在可靠性以及标准化方面展开。

而卢嘉栋则希望在小型化以及性能优化方面做进一步完善。要知道这样大小的计算机安放到船上到没什么,毕竟大型舰船舱室众多,平台的安防空间很充裕,可是炮兵雷达却不同,这么个“大鞋柜”光配套的冷却系统就十分庞杂,如果再加上显示系统、扫描系统、天线系统等雷达的其它部分,那么整套炮兵雷达少说重量也得达到数吨重,这样的重量对于崇尚高机动型和快速部署的炮兵雷达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为此,在傍晚的研讨会上。卢嘉栋也提出了自己这个想法,但应者寥寥,原因无他,主要是计算机的研制也是个周期性很长的项目。小型化和性能加强虽然说得简单,但却涉及到计算机内部的方方面面,可以说等于将—140计算机整个推倒重来,而至于什么时候能够研制成功,却无人知晓,也许是三五年。亦或是十几年,反正没人能给出确切的时间。

正因为如此,在确保整体研制进度的前提下,大部分人都倾向于选择目前比较成熟的—140计算机,就算是装备研制周期性很长的海军方面的李铭也是持类似的观点,对此卢嘉栋也很清楚,更明白先解决有无问题的道理,毕竟在现阶段的技术状态下,相关的技术验证和积累以及解决当下难题是最重要的。

不过有无问题能解决了,就意味着后续就能够顺利的进行改进吗?运十飞机解决了大飞机的有无问题,但后面却惨遭下马;核潜艇解决了有无问题,但却应声停滞近十年才重启相关计划;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卢嘉栋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每每看到类似的资料后无不为之扼腕叹息,有无问题并不值得炫耀,只有转化为部队手中实打实的利器,才有资本挺起腰杆子,正因为如此,当炮兵雷达开展研制的伊始,卢嘉栋就提出实用化和实战化的总体要求。

可如今性能不尽如人意的计算机却成为面前的拦路虎,而这其中所涉及的集成电路制造、加工工艺的创新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每一项都是耗时耗力的系统工程,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俗话说的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超级军工霸主】最新更新章节〖第两百七十章 难啃的骨头〗地址https://wap.77gp.net/66/6684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