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返回海城(2/5)



此时海城的人口安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倒不是地不够多,不好分配,实际上,徐长青现在控制的土地,安置治下这几十万人口,不仅绰绰有余,而且还有着大量的剩余。

问题在于到底该如何安置?!

此次清军入口,不论对政事署还是对百姓们的冲击,都是极大!

山东左协治地下,基本尽数是平原,无险可守,安置这些百姓容易,可如果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家业,鞑子再次入关怎么办?

对于这个问题,徐长青也是殚思竭虑。

若是在登莱,肯定不用这些麻烦,登莱腹地,不仅可据守的城池众多,而且岛屿连绵,纵深极大,可以将徐长青和模范军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但在山东左协,所有的一切,就必须要有更完整的统筹,未雨绸缭,有完整的危机应对方案。

徐长青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先把握住海城周边,尤其是大清河东岸一线,依靠天然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理优势,形成一片安全区,先把腹心安稳住。

不过这段时间徐长青也一直在打探登莱那边的情况,也搜集到了不少有用的消息。

登莱在后世的行政级别虽是不高,但在大明,这却是个核心要塞,巡抚级别。

形成此的历史原因有很多,当年供应东江的后勤体系便是核心之一,而更关键的,还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

如果历史的车轮还是按照原有的轨迹继续发展,那,登莱的位置还要进一步提高,甚至可以称作是左右这五千里河山的核心命脉,真的是进可攻,退可守!

但此时,东江已经是过去式,这些年来,登莱不管是政治生态还是商业生态,都很混乱,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说白了,东江没了,登莱也失去了最大的油水,大伙都没有‘飘没’了。

此时可不比后世,登莱有烟台、岛城、威海这种高度发达的二线、准二线城市,相比于其他地方,登莱的商业气氛虽还算不错,可并没有什么规模,别说晋商了,便是跟‘表哥’鲁商们都没得比。

而且,孔有德作乱山东时留下来的疾患,不仅有不少土匪,还有不少海匪。

包括清军兴起后,辽民跨海逃命,也是留下来诸多隐患。

再加上沉重繁杂的卫所制。

但这些问题,登莱的军事体系非但解决不了,反而是与这些乱流纠缠不断,底层的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跃马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376章 返回海城〗地址https://wap.77gp.net/6/656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