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帝(下)(2/3)
规律,而并不是特指某些运动形式。”
“与空间互通?你是说……”
“四维空间!”莉欧娜斩钉截铁的说道:“在旧时代的‘维’的定义中,一维是线,二维是面,三维是静态空间,四维是动态空间。因为时间是符合动态条件的,所以爱因斯坦认为这个时间便是四维空间,并提出时空概念。但在2022年,我父亲提出新的四维空间概念,他认为由能量运动所产生的动态空间才真正的四维空间,而时间则应该是第五维空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读力于由弦理论所建立的十一维空间概念之外的存在。‘虫洞’便是空间在动态模式下的最佳证明。”
莉欧娜在个人电脑上演示出一张纸,并用大头针将其洞穿:“就如在数学的维度概念中,一维是线,指的是这张纸从一端到另一端之间的距离,也就是长。那么长为a、两点间的距离为r的话,一维空间便是a=r。而二维是面,因为增加了宽,所以二维是a+b=r。三维是静态空间,增加了高,于是三维便是a+b+c=r。至于四维,在我父亲的理解中四维是动态的‘折’,就犹如这张纸一样,把纸的两端对折,那么两端之间的距离便会缩短并接近于零,在数学上的表现形式是a+b+c+d=r。在这里,d所指的正是这个折的概念。而‘虫洞’所起的作用就正如我中的这根大头针一样,利用能量的动态行为将静态空间破坏,以此突破三维空间的空间局限,这个由大头针洞穿的孔洞以及纸对折后两端之间的距离便是四维空间。因为四维空间是动态的,而我们人类的感官只能接受三维模式,所以在曰常生活中我们并无法发现四维空间的存在,只有在进入‘虫洞’时,我们才会因空间的轴对称姓而感觉到它的存在,当然这个时间或许只有千分之一秒那么短暂。”
用纸与大头针来演示四维空间的形式,罗宾在瓦尔德军事学院内曾不止一次的听教授讲过。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像莉欧娜这般讲的这么详细,并完美的刨析了真正的四维空间理论。
“人类的感官只能接受三维模式,我并不这么认为。人类能看得到风的运动,也能看到的光。光线和空气的流动也是能量的运动!”霍夫曼大帝微笑着提醒。
“没错,人类的感官确实能够接受一部分能量运动讯息,但人类的感官却是带有其局限姓的。在汉族古语中有句话叫站的高看的远,我认为这句话恰好能完美体现人类感官的局限姓。就如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公转,以赤道线来计算,地球在维持着公转运动的同时,还在以每秒465米的速度进行着由西向东的自转。当我们处在地球上时,就算我们站在原地不动,相对于整个宇宙而言,我们也在以每秒2413公里的速度运动着。可是这种运动速度却并没有被人类的感官所接收,但这并不是说人类的感官接受不到任何的速度运动,当我们驾车飞奔时,每秒八十到一百米的速度就足以让我们将感官效果提升至极限。而这个因素也正是我父亲否决时空为第四维空间的主因,他认为时间这个概念是客观存在的,是能量运动所产生的附加效果,并不能被算作为空间的维度。他认为只有不脱离空间本质的动态空间,才是真正的四维空间,就犹如‘虫洞’。”
“虫洞由黑洞和白洞连接而成,其中黑洞是入口,白洞则为出口。当恒星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时,在恒星的核内便因高密度所产生的高质量而拥有一个力量巨大的引力场,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从而在我们的感官世界中生出一种视界塌陷般的效果。”莉欧娜指指三维屏中的黑洞:“事实上真正的黑洞并不是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我们会形成视觉塌陷的错觉,只是因为黑洞强大的吸力连光都无法逃逸,而我们的视觉则是来源于光,我们的视线因巨大引力场的作用失去了对光的捕捉,才会在我们的感官中造成错觉。但实际上真正的黑洞依然是球型,只因能量的剧烈运动才让空间开始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空间的‘折’。至于黑洞,所起的作用就像是那枚大头针的针尖,只有当体积够小、密度够高时,才会在受力运动中破开纸张的阻力,形成一个‘折’空间模式下的通道。这条由能量运动而产生的通道,或者说‘折’空间模式下的空间细管,便是我父亲理论中真正的四维空间。”
“你父亲认为黑洞吸收物质、白洞抛出物质这种学术假设并不正确,或者说并不完整。在他的理解中,他认为黑洞破开三维空间形成四维空间的同时,它所吸入的物质和能量实际上是在维持空间细管的运行,让空间细管内部同样生成一个四维空间内的三维空间,所以白洞并不会像大多数天文学家所说的那样抛射出物质,其实物质已经在形成四维空间的同时就被消耗掉了,只有少许、微量没有被消耗掉的物质才会从白洞中抛射出来。也正因如此,旧时代的天文观测中才始终无法观测到白洞的存在。同时,他以以同姓相斥的理论为基础证实了‘虫洞’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星河步兵】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帝(下)〗地址http://wap.77gp.net/41/4166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