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报信(1/2)
虎牢关,关城城楼。
此刻,太阳已经是渐渐西斜。昏黄的光线投射在城墙上,映照出无数的斑驳。
“呵呵,手刃本相三族,用本相脖颈上的脑袋,传首九州,以儆效尤?口气当真是不小呀。”似笑非笑的董卓自言自语着,少焉瞧着李傕不由乐道:“孙坚果真是这样说的?”
“回禀相国——”偷偷瞄上一眼董卓此刻的神情,等到确认董卓脸上丝毫不存在暴怒的迹象,心中暗暗庆幸的李傕回答说:“刚刚的话,都是末将听孙坚亲口所言,不曾增减哪怕只言片语。”
“稚然最近,学识见长呀。”调侃一句,董卓啧啧嘴道:“昔年在关中时,本相就曾见过孙文台。当时瞧他畏畏缩缩模样,当真看不出心中竟然这般的刚烈。
稚然鞍马劳顿,一路辛苦,暂且先退下吧。”
“谢相国。”瞅着董卓挥手示意退去,李傕见董卓确实没有怪罪的意思,半悬着的心全然是放下。
抱拳作揖,李傕施施然却步离开。
半晌,虎牢关关城诺大的城楼中,因为早早屏退众人,是以就只剩下似笑非笑的董卓,以及一直沉默面露尴尬的吕布。
犹豫迟疑片刻,吕布最是单膝跪在地上,他抱拳作揖向董卓请罪道:“是末将考虑有欠周全,以至是徒耗时日以及精力,却始终是徒劳无功。还请相国降罪。”
“降罪?奉先何罪之有?”彰显宽大的机会,董卓当然不会错过,他不以为意地笑笑,摆出一副开心见诚的模样,语重心长道:“离间之计若能成,则是意外之喜。就算不成,也不过是稚然多跑几趟,于本相也无甚损失。
左右眼下的这些个诸侯,不都只能是乖乖地顿兵在虎牢关下,每日只能是饮酒高歌作乐?奉先无需挂怀,还是起来说话吧。”
就在董卓准备与热泪盈眶的吕布,合演一出君臣交心的戏码时,余光忽然瞥见李傕匆匆复返。当下是出言相询道:“稚然,你去而复返,莫非是刚刚忘却什么重要的事情,或者遗漏什么重要的消息?”
“回禀相国。”余光扫过刚刚起身,收敛起虚假的眼泪的吕布,李傕只觉心中一阵畅快。等到他三步并作两步,走近董卓身前,这才开口回答道:“何翼自雒阳而来,言及有要事需要亲见相国。然碍于无军令或者信物,无法叫开虎牢关。
刚刚末将途径,听其叙说,只觉事情牵扯甚大,是以才斗胆替何翼前来禀明相国,请相国亲自决断。”
李傕对何翼,此前素未谋面,只是对其略有耳闻罢。他之所以能应何翼之请,冒着触怒董卓的风险复归,一是何翼说的事情实在惊人,二则是看的贾诩的面子。
对于政事,李傕就似凉州的一众将校般,均是一窍不通,两眼一抹黑。然跟随董卓十数载,他能够看出董卓虽然不信任贾诩,却对其非常之倚重。是以,李傕才会去示好贾诩。
李傕明白,他们这群凉州武夫,之所以近来隐约被并州军官们后来居上,主要原因还是在他们无法理解相国的用意。因而,李傕希望获得贾诩的襄助,进而同仇敌忾去压制并州军官。
李傕相信,与张济走得非常近的贾诩,会接受他的邀请,踏上他的这条船。毕竟,他们都是凉州人。
“何翼?”听到有些陌生的名字,董卓不由是眯起眼睛。若有所思的他,其实是在回忆这个名字主人的身份,只可惜最终是一无所得。
就在董卓一筹莫展,略显尴尬之际。沉默在侧的吕布,忽然开口“询问”董卓说:“相国,这何翼莫非就是讨虏校尉贾诩的亲信?
若果真是他,或许是雒阳发生什么大事,讨虏校尉一时间无法决断,是以遣他赶赴虎牢关,寻求相国的建议。”
相较低着头,不敢正视董卓的李傕,吕布在一旁看得是非常清楚。吕布明白,董卓的沉吟并非是在思索见与不见,实是他根本想不起来何翼是谁。
是以,吕布就用疑问的方式,将答案说出,替董卓解围。同时,吕布也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道出。
吕布之所以这般清楚何翼的身份,却是因为先前暗中调查莫名其妙出现,并且执掌雒阳大权的贾诩时。藉由何翼的活跃,吕布确认贾诩就曾是李儒的事实——至少,也是李儒之一。
“原来…是他呀。”耳边是吕布几近提示般的疑问,董卓总算是从浅薄的回忆当中,挖掘出有关何翼的信息,心中不免是怅然而叹。
联想到如果不是遇见何翼,进而遇到郭嘉。甚至自己都不可能有今日的地位,董卓某刻赫然意识到一个最近逐渐忘却的事实——他已经是非常之老迈,老迈到记忆都在快速地衰退。
“他既然是雒阳的使者,稚然就带着他进关来吧。”董卓轻轻挥摆袖子,不以为然地吩咐李傕道。
在董卓看来,假设贾诩当真遇到十万火急的事情,势必不会派遣何翼无凭无据地来找自己。
再回想起当日何翼带着何进家眷时的画面,董卓猜测他或许更多是因私事来求——就比如说,已故大将军暴毙的儿子遗留下的妻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在希望的汉末】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八十四章 报信〗地址http://wap.77gp.net/390/390441/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