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国库(2/3)

“皇上说的是,既然您做了什么政策,那我们自然是不好干预的。”

眼看最难啃的那块老骨头已经答应了,朝中上下所有大臣们一片附和的声音。

杨俨笑眯眯的看着他们。

“这样就好。”

“今日起我就会让朝中有关的大臣们为我操办关于企业改革的事情。”

“到时候还要多感谢各位为我效力。”

……

在杨俨的一系列操作下,茶厂,丝绸厂,棉布场,所有的厂子热热闹闹的开办了。

杨俨的动作十分的迅速,总部都纷纷设在了京城周围的郊区,而分布则以长安为中心,逐渐向外辐射。

相对的来说,一些比较高级的厂子,也设立在原先产业基础就不错的地方。

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说实话也是较为完善的,而且有了那些产业基础在重新开办厂子也能节省不少的财力。

也很符合当前国库的现状。

在做这些计划的时候,杨俨都美滋滋的。

真是不枉费他当年地理学的那么好,现在开办这些产业的时候,选址都没在怕的。

更何况现在的世界山清水秀,根本就不用在意污染的问题。

那些什么冶炼的厂子,重金属的厂子,它都可以随意的安置。

至于工人的问题……

大部分的城市居民都从事商业,祖上都传了 代,也很难改行。

而乡下的居民们,虽然最近是这段时间接受了乡约的不少教化,但毕竟一块耕地传了三代,也不舍得扔弃农业。

所以杨俨也适时的发布了一些关于商业和农业从业人员调整的政策。

思想的渗透还是有些太慢了,杨俨直接上调了产业工人的工资。

而为了能增加他们打工的诱惑,就是在厂里不仅有较为丰厚的工资,一日三餐也管饱。

并且还在逢年过节定期的发送衣服。

这不就是国企的强大魅力?

不过在这之前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参加一系列的专业的培训,而这些培训都是需要底下的百姓们自己出银两的。

一来也是补齐了国库的临时所需,二来也是完成了对后续工人大量加入的要求。

凭借着这一手骚操作,大部分的农民开始转移向工人职业。

而由于杨俨之前农业社的建立,就算抽掉了一部分劳动力去进行工厂建设。

邻里之间互帮互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隋:我杨俨,继承大统】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十四章国库〗地址http://wap.77gp.net/337/3371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