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科技兴业(1/3)

这种判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得到了肯定和灵验。

经过一段时间奋斗的养鸡走廊,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原有设施、场地已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正是龙飞的运筹帷幄,使养鸡走廊进一步发展壮大,在经营模式上实现新的变革。

当时,天河镇每家每户都有养鸡的传统,由于这条养鸡走廊在当地规模宏大,颇有名气,村民纷纷慕名前来购买鸡苗。

方圆几十里有志养鸡的村民,在饲养过程中都觉得自己去城镇买饲料、卖鸡所付出的时间和成本高,不如委托凤山养鸡协会代购饲料、代为卖鸡来得划算。

机遇往往钟情于善于捕捉信息抓住的人。

龙飞了解到这一信息,敏锐地捕捉到,村民的这种需要,也就是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商机,养鸡走廊新的转机就要到来了。

龙飞又果断作出采取“养鸡走廊与方圆几十里的养鸡户村结合”、“代购代销”的方法。龙飞称之为“养鸡走廊+养鸡户”模式。

不久,这一模式被业内称为“凤山模式”。

这种模式将大量的养鸡户由单家独户的状态变成一股合力,有效地促使这条养鸡走廊的经营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养鸡实践中,龙飞的一个建议,一个点子,催生了一个使整条养鸡走廊生机盎然的模式。

这种模式把7百里养鸡走廊带上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闪耀着一名在火热时代锻炼成长起来的有志青年的思辨精神和经营智慧,使这条养鸡走廊的挂钩农户大增,肉鸡的数量也随之猛增。

只可惜,好景不长。

这一年下半年,国内市场发生了激烈变化,肉鸡滞销,价格猛跌。

危难当头,龙飞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果断提出:“我们要转变思路,把原来的代购代销变为保价收购!”

保价收购,既可以保护农户的利益,也保护了农户与养鸡走廊合作的积极性,实乃两全其美之举!

全体养鸡走廊员工在协会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当初靠小小的一间间鸡场连起来的养鸡走廊,已经华丽转身,成为龙门县凤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随着养鸡规模的不断扩张,公司的现有科技不足以使公司发展得更好更快更稳定。

养鸡最担心遇上鸡瘟,一旦遇上了辛苦白干不说,还会“鸡飞蛋打”蚀老本。

龙飞每每想起这些,还心有余悸,半夜惊醒,一身冷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凤山巨变】最新更新章节〖第51章 科技兴业〗地址https://wap.77gp.net/262/2627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