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鸟粪地图(1/4)

第35章 鸟粪地图

郑克臧在系统商城了解了一下,就算兑换出超级杂交水稻的种子,也不可能达到后世的产量。

后世的恐怖产量是靠现代的化肥和各种各样先进的农业科技堆砌起来的,而他郑克臧什么也没有。

现代化肥基于石油工业,咱们华夏造出化肥都得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郑克臧何德何能,造不起啊。

就算辉煌点数够用,换出化肥生产线,那还得整个发电厂呢。

但粮食的问题必须解决,这是明郑面临最大的问题。

军队需要粮食,老百姓需要粮食,他得想办法搞定呀。

正所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

等等,红薯。

郑克臧心生一计。

番薯在明万历时期就传入华夏了,而且传入的过程非常传奇。

那就是兑换大量番薯和土豆的种子,在春耕的时候推广一波。

另外,其他未曾遭灾的省份,也要把《甘薯录》“多为刊布传钞,使民间共知其利,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将此传谕知之。”

资料记载,对于南海鸟粪这块肥肉,自甲午华倭战争后,一直觊觎侵占华国丰富资源的东瀛自然不会视而不见。

可见,当时西沙群岛的鸟类众多,并以浅滩上的鱼虾为食,天长日久就在它们栖身的岛礁上形成了厚厚的鸟粪层。

当然,不能完全替代水稻。

1921年,东瀛始在南沙太平岛、西沙群岛盗采鸟粪与海产。

当时南方不少省份,番薯种植已经比较普遍,并成为贫苦人家口粮的重要组成部分。

怎么办呢?

1917年,东瀛商人平田末治乘“南兴丸”窜到西沙群岛。

番薯这玩意原产地是美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带货,全球或多或少都有番薯的身影。

清初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最新更新章节〖第35章 鸟粪地图〗地址http://wap.77gp.net/262/2627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