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储之议 上(2/3)

的国策,也是他为自己的子孙后代,留下的规矩和财富,所以费了半个时辰才看完所有的内容。

奏折上面有内阁成员和六部尚书们的签名,等于是大明的政务中枢,已经一致通过了林潇宸的建议,就等他下旨颁布实施了。

奏折的内容由内阁次辅解缙归纳起来形成书面报告,要比林潇宸当时给朱棣说的建议,要丰富很多也详细很多。

但总体来说,核心关键还是林潇宸的几个提议,只是群策群力进行了细化,加了一些惩治办法而已。

“众位爱卿辛苦了,事情做得很细致,考虑的很周全,朕也同意你们的施政策略,即刻按照各项策略拟旨,在大朝会正式颁布实施!”朱棣说道。

他是大明朝历史上仅次于朱元璋的雄主,既然同意了林潇宸的建议,而且到了颁布实施的阶段,就断然不会反悔。

在离开京师的这段时间,他也和身边的人日夜谈论林潇宸制定的国策,毕竟这些改革事关重大,他不能不谨慎从事。大多数官员认为,这是造福整个大明的决策,应该予以坚定的支持。

虽然也有人反对,但是说出来的理由却苍白无力,不是把太祖高皇帝的遗命搬出来,就是拿着历朝历代的历史说事,惹得朱棣心里很反感。

“启奏皇上,臣等以为,既然皇上登基并定于明年为永乐元年,理应早立太子以安国本。”解缙说道。

立太子是皇帝登基后必须要做的重大事务,其重要性与国家安定划等号,朱棣不能为此发怒,早晚他都得面对,这个选择不好做也得做,没有太子就意味着国家没有继承人,万一有什么意外变故,大明立刻就会爆发内乱。

“朕会考虑的!诸位爱卿可以退下了,靖国公留一下,朕还有别的事情!”朱棣说道。

话说的很简短,这也说明他内心犹豫不决,不愿意在这时候提到立太子的事情,实话实说,这个决定还真是不好下。至于为什么留下林潇宸,大家都能猜到,肯定是要垂询林潇宸的建议。

林潇宸也感觉自己有点牙疼,他不愿意掺和这件事,可朱棣的意思,他是非要说出个清晰的建议不可了。

“潇宸,立太子的事情俺也拿不定主意,老大以嫡长子的身份早就被太祖高皇帝立为世子,按说当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也符合祖制,这些年的战争,他表现得也非常出色,长期镇守北平稳固后方,处理政务筹集粮草,做事可谓井井有条。”

“但他生性太过温和,做事情欠缺一些果断,过度信任文官满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衣谍影】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五章 立储之议 上〗地址https://wap.77gp.net/247/247326/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