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靖难初始 一(2/3)

想要拉直,拉成您需要的平板玻璃,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首席玻璃工匠法希尔说道。

“我不着急,慢慢来,你们不远万里来到遥远的大明,我对你们的安全是最为重视的,急于求成,很可能会发生事故,我只懂得理论,具体如何把理论变成现实,那要靠着你们得智慧,更重要的是积累的经验。”

“对你们的进度,我已经很满意了,如果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和我直说,别的地方我不管,在我的地盘,你们是最为尊贵的技术专家,必须获得尊敬。”林潇宸笑着说道。

古人的智慧和技术,也让他为之惊叹,他只是把记忆中的一些模糊概念,说给工匠们听,没想到,人家还真的能够造出来,他不是技术型穿越者,提供必要的资源后,接下来就是等着成果,也没有别的招数,毕竟无色玻璃的历史,可是要到数百年后。

他也并没有指望真的量产平板玻璃,只要够造出一面镜子的尺寸,已经心满意足了,这是未来他实施大航海计划的可持续性财源,至少能够提供几十年的独门财源。

为了一面镜子,全世界的贵族女人都会为之疯狂的,但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密和攫取最大的利润,前期只有少量的明朝女性才有资格享受。

十月份,朝廷的批复下达了,或许是建文帝也没有忘记要开疆辟土的使命,遵从了洪武皇帝的遗愿,完全按照林潇宸上报的名单予以奖赏,该封官的封官,该赏赐的赏赐,一丝一毫都没有打折扣。

兵部升职加薪的公文不断送到总兵府,赏赐的物品一车车运到集宁,这也让林潇宸在草原的权威性,得到了极大的稳固和提升。

集宁卫、兴和卫、太原左卫、太原右卫这四个卫的官兵,外加三千户和雇佣军,形成了庞大的漠南草原兵团。

而漠北草原的官兵,也在林潇宸的特意关照下,生活过得有酒有肉,早早的更换了新棉衣棉甲,调拨了大批的油盐酱醋茶和米面,还有取暖用的炭炉和煤炭,心里的感受自然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一月份的时候,北平府的局面陡然转变,靖难之役的大幕,徐徐拉开了。

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派谢贵和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长兴侯耿炳文之子)屯兵开平、临清和山海关一带。

宋忠抵达开平,也就是现在的唐山,把燕山三护卫的官兵,抽走一半编入自己的麾下,以削弱朱棣的护卫力量。

建文帝下旨,北疆总兵府直接划归后军都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锦衣谍影】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六十九章 靖难初始 一〗地址https://wap.77gp.net/247/24732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