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事无巨细(2/6)

的生活。

而在紫峰山不那么热闹的北麓,也没空着,因为历史原因,那里集中着大量的小煤窑。它们大多数由乡镇筹办,是土法上马的乡镇企业,还有的小煤窑,挂靠在生产队或者公社的名下。

北麓小煤窑的工人,主要由当地农民构成,运输依靠骡马,挖掘依靠十字镐,环境恶劣,生产和关系更加复杂。

现在的主要搜索方向,是南麓高山的一号井,它的全称是紫峰矿务局一号井,听着像是一口矿井,实际上就是一个煤矿。

一号井是紫峰山开采时间最长,开采条件最好的煤矿,资源枯竭以前,煤矿下属的员工超过3000人,实际干活的也有上千人。

这么多人,使用当年国企能够购入的先进机械,持续开采数十年,可以想象坑道内的复杂。

那一口口的斜井,真要想全部查一遍,耗费的人力物力是省厅都无法支持的。

不过,除非柳景辉脑袋发热,否则,他应该也是不会进入到这些废弃的矿道内的。那里面的情况实在无法预料,等于是拿自己的命去做调查了。

徐泰宁的目标,应该也不是为了救一人,而让数百人冒着被活埋的风险。

所以,他的安排集中在各个路口,洞口以及山村,沟,庙等地方。

他的麻烦是不确定柳景辉的目标和方向,所以,他还不能光顾着调查一号井,还要安排不少人去二号井,去团结煤矿,去庙沟煤矿,乃至于北麓的小煤窑搜索。

好处在于,紫峰山的煤矿皆已停产,曾经再热闹,再车水马龙的道路,都已重归山林所有,有经验的民警或者勘探人员,都能轻易的发现人马经过的痕迹。

柳景辉带着另外两名警员,共计三人,想来也不会特意的消踪匿迹。

反过来,这又是一重压力,现在这么多人上山,若是找不到柳景辉的踪迹,之后再找,反而就困难了。

不过,这种程度的现场搜查,徐泰宁想必是很擅长了。

江远和黄强民等人,等待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终于被喊道了名字。

到徐泰宁近前,几人又等了十几分钟,才来到徐泰宁面前。

穿着白衬衫的一级高级警长,此时看着有点疲倦,国字脸略略垮塌了一些,嘴唇甚至有点干裂的迹象。

江远一下子就想到了,他肯定是不太敢喝水。免得上厕所浪费时间。

换成其他的领导,正常的搜索行动,大约是会以开会的形式,分项安排到不同的中层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国民法医】最新更新章节〖第239章 事无巨细〗地址https://wap.77gp.net/245/245963/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