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清渊雅集(三)(2/3)

好诗!”周学正本以为张籍只能作出一首和刘元珍等次相仿的风雨景色小品,那样自己评诗时多多赞上几分捞回失去的面子,不落临清士林威风即可,不曾想张籍能做出如此一首如此雄浑豪迈的上品风雨言志诗,此等佳作大涨临清士人威风。“此诗意境大气雄浑,借夏日骤雨之景抒风雷同游之志,本教谕以为此诗可为上品,希伊兄以为然否?”

“诗词小聪明罢了,周兄切莫夸赞太过,少年心性不稳易骄易躁,可不要做了那伤仲永之事。张籍还不谢过学正大人。”希伊先生笑呵呵的回应周教谕的话,张籍也顺着希伊先生的口风向周教谕答谢道:“谢过学正夸赞,学生当戒骄戒躁,砥砺前行,不负学正期许。”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东林书院游历临清参加清渊雅集,虽不能说是上门踢馆,但是作为地主的清渊书院和临清士林也不想在集会上落与人后。此刻蒙童对蒙童,清渊稍胜一筹,如果到此为止,大家继续喝酒吃点心,互相追捧随性写个诗文,最后出个集子,那此次雅集就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曾想突兀的传来的一声话语,“我刚刚曾以鳌头矶为题作诗一首,不知籍兄能否以此题教我?”原来是刘元珍少年心气,不忿众人都去夸赞张籍,忍不住发声道。

“元珍,不可无礼!”东林书院顾允成见刘元珍说出此话,怕伤了两座书院的和气,赶忙出声喝止并向台上作揖道歉。“希伊先生,周学正,元珍年少失礼,望诸位前辈海涵。”

“无妨、无妨。”刘元珍如此莽撞做派,对比张籍刚才对答时的沉稳得体,顿时高下立判。屁股位置不同,立场不同,周学正和希伊先生两人当然乐得看东林来人失态出丑。

“籍兄怕是不敢吧……”刘元珍一句话没说完,就被东林几人拉的坐了下去,不在发声。

张籍心下却是乐了,正愁没办法展现自己的才学引起山长和学正的注意呢,这就有人送来了机会,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当然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提前准备,单凭急智做出应景诗文那是难上加难,自己虽然有了超出古人的经验和天赋记忆力,但还是不能小瞧了古人在诗文上的创造力,因此早在来清渊书院之前,张籍就根据可能遇到情况作了许多诗文,其中就有许多关于鳌头矶的。

刘元珍的话音刚落,张籍就起身向希伊先生和周学正道:“先生、学正大人,学生刚刚听闻元珍兄所讲心有所思,有诗文想向元珍兄讨教,还请准许。”

“嗯,可。”希伊先生和周学正两人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小学教师在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清渊雅集(三)〗地址https://wap.77gp.net/235/2353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