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淮阳古道(2/6)

是秦国的凤翔镇,只要到了那里就算是安全了。毕竟刺客再怎么嚣张,也不大可能明目张胆的在秦国境内袭击九公主的队伍。和其他那些国家比起来,秦国算是境内治安较好的国家之一,即便是夜神殿那样的跨国杀手组织也不敢在秦地大规模行动。上次追杀嬴颖还是因为她走了清源山这种人迹罕至的无人区,若在有人活动的地方,他们是绝对不敢和秦军硬碰硬的。

队伍在淮阳村停下,也没有扎营,而是直接住进了专用的驿站。此地虽是中立区,却和秦地差不了多少。村中不少人都是秦军将士,除了平日不穿盔甲之外,可以说他们就是秦军。而且为了方便秦国去往中立区求学的青年才俊,此地还专门建起了规模颇大的驿站,供来往人员歇脚之用。

上次从秦国去往中立区时天佑他们走了另外一条线路,相对来说路程稍长,但对马队来说反而更快一些。

这秦国与中立区之间被清源山与太青山两座山脉所阻,中间还有条长江,来往实属不易。所以两地之间主要的通路分成了三条。

最西边的一条路线是从凤翔镇西北侧的7号边境村下水,然后沿江而下,不到淮阳古道,直接在太青山西侧登岸。之后沿太青山山脚北上,到太青山中段位置再转向东。太青山整体成不规则的8字形,两端位置山高而峰险,但中间这个连接处却是又窄又平,基本不影响马匹通行。唯一的缺点是对秦国人来说路程太长,而且终究需要翻山,对拖运货物的马车来说颇为不便。

最东面的一条路线也是从凤翔镇下水,但不去对岸,而是沿江而下,穿过整个唐国江段,绕开位于中立区范围内的清源山北段,直到更下游的汉国江段中部才在中立区登陆。这条路线的缺点也是路线长,但因为是走的水路,所以成本较低,且运力巨大,因此几乎占了秦国和中立区物资往来的7成运力。

天佑他们马上要走的这条淮阳古道就是最中间的一条路线。这条路的优点是近,虽不能算直线,却比另外两条要近得多。但淮阳古道的缺点也更明显,因为它是一条架在山壁上的栈道,最宽处不过刚刚够三人并行,多数位置都只能允许两人错身而过,甚至有些地方就只能一次经过一人。

这么窄的通路,而且要不断的上上下下,别说马车,就是不带骑手和任何负重的骡马也照样过不去。除了轻装步行的路人之外,也就只有少数生物可以顺畅往来其间。因此除了像天佑他们这样单纯就是送人的队伍,但凡是要运输货物的,一般都不会选择此地。

当然,对一些专做小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征途】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四章 淮阳古道〗地址https://wap.77gp.net/23/2395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