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 水深火热(2/3)
这条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看上去的确像是在劳民伤财,但现在想来,应是大宁太平已久,人们都没有往备战上面想过,忽略了楚钰真正的目的应当是在为两国交战做准备。
如今宁东有了这条河,哪怕夏国在边境屯了十万大军,对大宁的威胁也会大大降低。
她想不明白,楚钰明明是在为大宁筹谋,为什么偏要往自己身上扣奸臣的帽子,哪怕是做好事也要伪装成劳民伤财?
而且她发现他的坏名声都像是他“自找的”,做什么都是在用强权说话,且不像魏国公那样在意名声,做事不会考虑百姓怎么看,好似不论是与非,为所欲为,给世人留下的印象自然不好。
可实则,他没有做过一件有损大宁社稷的事。
船队在江上行了一个多月,沿途征调粮草,快到江南时,与粮草一同送上船的还有一则天大的消息:
夏国在接走昊阳公主的第七日,毫无征兆地对大宁宣战了。
楚钰的断言成真。对于这场战事,大宁也并非毫无准备,梅萧仁记得在她还是县令时,楚钰就已在宣州诸县分散屯兵,虽然加起来没有十万之众,但是能够抵挡上一阵,等
朝廷派兵前来。
如今让人唏嘘的不是夏国的无耻,而是昊阳公主可怜。
夏国翻脸,那夏君还能善待大宁的公主?
船至锦州时已是夏日,屋漏偏逢连夜雨,战事忽起,双方打得如火如荼,江南正逢外忧,忽然又起了内患……
从锦州开始,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众多悍匪,在江南几座州府横行肆虐。他们遇人劫人,遇车劫车,到了江里便是劫船。往来的商队无一幸免,本就为战事所苦的百姓更加惶惶。
官府正忙着应对战事,突发的匪患无疑是在火上浇油,官府被这群匪徒搅得措手不及,又因他们行踪诡异,以致官府想镇压都不知往哪儿派兵。
锦州知州衙门得知朝廷运粮的船已至锦州,慌忙派兵前来接应,生怕粮草出什么意外。
梅萧仁就是从锦州的官员那儿得知了此事,她心下越发担心家里的安危,因为那官员说,匪徒打劫得最多的就是商人的府邸。
有锦州府兵的保护,押送粮草的船队无恙,但梅萧仁却在锦湖上见过一艘刚被洗劫的商船起火燃烧,那样的火更像是对官府的一种挑衅。
等他们赶至宣州,梅萧仁方知锦州城还好,宣州才
是全乱了。
船刚到宣州时,梅萧仁站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奸臣当道,县令好气哦】最新更新章节〖第二四五章 水深火热〗地址http://wap.77gp.net/214/21473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