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杜袭、陈群(1/2)

次日:

秦琪起来锻炼身体,吃完早点后,到将军府客厅等候荀彧带人来相见。

“兴邦,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杜袭,杜子绪,颍川四大名士之一;这位叫陈群,陈文长,出自颍川书院。”

荀彧道。

陈群看上去只有十**岁,年纪确实有点小,不过比顾雍还是稍大。

身高170米,清瘦,相貌俊雅,身上带着书香味,不愧为是陈纪家的大公子。

杜袭身高170米不到,岁数二十多岁,看上去比荀文若还稍大,长相一般,不算俊俏。

不过呢

杜袭身上书香味更浓,象是饱读诗书、熟读经史子集似的,身上有一种优雅。

“见过秦将军”

陈群、杜袭二人行礼道。

秦琪马上起身,给二人回礼,礼仪在大汉朝非常重视,必须要一一做到。

“文长、子绪,不用客气,快坐下,咱们边饮茶边聊,文若也坐下,一起聊吧。”

秦琪道。

“上茶,上好茶。”

秦琪道。

丫环端进来三杯龙井茶,琉璃杯中茶叶漂浮起来,看上去非常美观。

淡淡茶香散出,不会饮茶的人闻到,也会想饮一口。

“秦大人,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品上等好茶”

陈群道。



“这个茶加工工艺不同,饮用方法也不同,不需要煮着喝,只要沸水泡即可。”

秦琪道。

“好茶”

杜袭道。

呵呵

“喜欢的话,走的时候,一人带一袋回去品尝。本官这里还有点,等到新茶出来,再送给二位。”

秦琪道。

“秦大人,难道新茶比老茶好喝”

陈群道。

“这种茶属于绿茶,也叫炒青茶,茶叶越新鲜,味道越好,能喝出茶叶原味出来。”

秦琪道。

“多谢秦大人。”

杜袭道。

“文长、子绪,不要客气,咱们是私下聚会,不要叫什么大人,承受不起。

你们二人可是文若推荐的大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经史子集无一不通。

看得起的话,叫兴邦,或者名字即可。”

秦琪道。

“兴邦,我从颍川来,一路上遇到好多百姓,拖家带口迁移来夏口。”

杜袭道。



秦琪长叹一声。

“长时间不下雨,田里农作物受灾严重。百姓没吃的,听闻荆州地区安置,

给百姓吃的,是来避难的。作为荆州刺史,有责任安置好受灾的百姓。

到荆州,只要干活,会领到粮食。若是愿意在荆州地区生活,衙门会帮助修建房子,

免费分配田地。一切全看百姓,纯粹是自愿,没人强制执行。”

秦琪道。

“据我所知,荆州这二年来,一直在安置百姓,衙门从什么地方来的粮食”

杜袭道。

“子绪,这个事是这样的,粮食荆州地区肯定提供不了,加上军方还在交州征伐。

粮食全由兴邦私人出钱,派人到徐州、豫州、冀州、兖州等产粮区采购。”

荀彧道。

呵呵

“我有点家产,被皇帝委任镇南将军,主管荆州、交州地区,必须要为百姓操心,不能看着百姓饿死街头。”

秦琪道。

“可能你们二人听说过,我得来的官职不怎么正,可是,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能为百姓办事,正与否不是问题关键。那些根正苗红的官吏,他们看到灾民尽心安置了吗

没有他们把灾民、难民全赶到荆州地区来,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

秦琪道。

买官是秦琪的短板,时常会受人诟病。

虽然不是从宦官手中买来的,从皇帝手中买下来,可是,朝中官吏不晓得。

就算晓得,袁逢、杨彪等人也会视若无睹,同样会给秦琪身上抹黑。

有这个诟病,秦琪吸引人才方面有些困难。

尽管这二年,秦琪大力安置百姓,按道理应该名声大振,可是,好象有一股势力在左右。

秦琪名声并不受天下文人所知。

不过呢

荆州周边地区百姓到是知道,秦琪妥善安置百姓,不论从什么地方来的百姓,会一一安置。

也就是说,秦琪好名声在百姓中,在读书人、儒生、读书人心中,依然不待见。

“兴邦,这样做值得吗”

杜袭道。

“这个不存在值不值得,只途心安、只要到荆州来的百姓,我就有保护他们,

给他们提供吃的、穿的、住的地方。这是百姓最基本要求,也是官吏职责所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带着仓库去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241章 杜袭、陈群〗地址http://wap.77gp.net/210/21031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