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进取心的消退?(4/5)

忠诚无关,而是单纯的傻不傻的问题——那些绿营兵再怎么傻,他们也知道大清得依靠他们来“剿灭”各地所谓的叛军,所以扔了装备盔甲跑路没什么问题,真要是傻乎乎的把叛匪们都给剿了,那才是自寻死路的蠢蛋。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走,走狗烹,这其中不光有中原堂口的老祖宗们总结出的经验,同样还有这些绿营兵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最早帮着大清夺了江山的绿营八旗,最后的待遇可比人家建夷的满州八旗差远了,人家那叫铁杆庄稼,绿营八旗连后妈养的都算不上。

所以吧,绿营兵基本上就是出工不出力,甚至还盼着那些反王们能赢——建夷赢了,他们就得继续当奴才,如果反王们赢了,绿营兵摇身一变就是汉家百姓!

面对这种用脚后跟做选择都不会出错的选择题,绿营兵们当然也不可能做错。

结果就是仗打了不少,但是那些所谓的仗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根本没雨点。…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干翻大清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什么人口锐减的情况,甚至远不如后来朱皇帝干掉其他那些“朱皇帝”时产生的伤亡大。

当然,这也不是说朱皇帝干掉其他一众反亡时的伤亡很大。

恰恰相反的是,其他一众反王手底下的那些兵丁也没几个真心想要拼死的——跟朱皇帝混是汉家百姓,跟其他反王混还是汉家百姓,只要不是跑去给建夷当奴才,跟谁混有什么区别吗?

再说了,当时谁不知道人家朱皇帝势力雄厚待遇好,统一天下是早晚的事儿,不趁着这个时候早早的改换阵营而是玩命打仗,最后不踏马白死了吗?

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谜的局面:干掉大清没出现丁口锐减的情况,一统天下的时候也没出现丁口锐减的情况,反而因为农会直接统治到村的情况,使得大量隐户被清查出来,丁口数量又莫名其妙的多出来几百万。

在这个过程当中,农会直接分田到户的行为就是对土地资源的再分配。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按照当时所谓汉地十八省所能耕种的土地数量来看,其实是远不足以承载三亿多接近四亿人口的。

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朱皇帝从孟良崮时期就开始大力推进水利系统和工业化的建设。

水利系统即河道、沟渠、水库,这一整套系统的存在保证了土地的产出量。

而工业化的建设则是大量工坊的兴起分流了大量的人口,大大降低了百姓对于土地的依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埋葬大清】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六十九章 进取心的消退?〗地址https://wap.77gp.net/209/20933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