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沉痛的反思(1/4)

萧逸臣的话如当头棒喝,击碎了梅尔-吉布森之前的幼稚,萧逸臣把他一个人留在了花园中,室外的凉风或许能够让他清醒一些。萧逸臣并不在乎梅尔-吉布森是否能够接受他的劝导,他这么做仅仅是因为看重梅尔-吉布森的才华,同时也希望这个很有前途的导演能够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四月的好莱坞就在奥斯卡余韵的喧嚣声中落下了帷幕,萧逸臣和斯皮尔伯格商量之后,决定将影片《辛德勒的名单》的首映放在5月8日,因为1945年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那里签署向了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这标志着标志着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在半个世纪之后将这部影片搬上荧幕,萧逸臣和斯皮尔伯格都认为这很具有纪念意义|猪|猪|岛| [zhu][zhu][dao]。

早在影片拍摄期间,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就备受公众的关注,尤其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背景下,这部影片深刻的内涵更是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影片的首映日期是由萧逸臣和斯皮尔伯格共同商定出来的结果,但是在选择首映地点的时候,两人却发生了分歧。斯皮尔伯格认为影片的首映地自然应该放在美国,因为在美国有为数众多的犹太人。而萧逸臣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准备将影片的首映放在德国。

斯皮尔伯格对此大惑不解,“这部影片本身就是揭示德国法西斯的曾经犯下的罪行,你将这部影片放到德国首映,这不是在打德国人的脸吗?”

萧逸臣却不同意斯皮尔伯格的这种看法他认为影片的主题是救赎,但这不仅仅是肖申克对犹太人的救赎,也是肖申克对自己灵魂的救赎,影片在德国首映,就可以很好的契合这个主题。“德国人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肖申克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是对德国未曾泯灭的良心的讴歌,我相信任何有良知的德国人能够接受这部可以让他们灵魂忏悔的影片!”

他最后说服了斯皮尔伯格,影片的首映式被放到德国法兰克福,这一消息已经公布,立刻在德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正如萧逸臣所说,德国人是一个敢于正视历史的民族,德国的媒体对这部真实反映二战历史的电影给与了高度的评价,公众也对这部即将上映的影片充满了期待。

德国总统亲自出席了影片的首映式,虽然只是露了一个面,发表了一个简短的演讲,但这已经向所有人表明了德国政府的态度,这就为影片在德国的上映铺平了道路。长达3小时15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摩登时代】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二章 沉痛的反思〗地址http://wap.77gp.net/207/2070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