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这都是国宝(3/4)

拿过来看了看,好像是张封条,上面模模糊糊地写着几个字:故01285**一九四七**封···其余的都花掉了,看不清。

阿洛蹙着眉头分析道:“张天顺的逃亡发生在一九四九年前后,而这些东西是在四七年就封箱了,张天顺带着它们一路逃亡,临死前又大费周章地将它们藏起来···一个土匪头子,如此看重这些字画肯定不是附庸风雅。毫无疑问,这些字画绝对很值钱···我建议,先把它们重新装好,然后出去找个懂行的人来鉴定鉴定,也省得咱们在这里瞎猜。”

俞白云问:“找谁?谁懂?”

阿洛笑了一下:“百事通——文健!”

······

听说有新闻猛料,文健马不停蹄地赶来了,当阿洛向他简单地讲述了一遍张天顺的故事后,文健的眼睛瞪得溜圆,当即拿起相机在洞里一个劲儿地猛拍。

几天以后,带着封条和两卷画轴回贵山做鉴定的文健兴奋地打来了电话:“杜法师啊杜法师,这次你真的要出名啦,你就等着上头条吧你···不是我们贵山的头条哦,而是全国媒体的头条,搞不好还会上新闻联播呢!”

接下来,文健在电话里简要地介绍了一下洞里那堆字画的来龙去脉,差点没把阿洛吓尿···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顾及到故宫文物安全,于三三年将文物装箱运往上海储置,三年后又由上海转至南京储藏。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爆发,文物被分成三批,分三路辗转运往四川,分储在乐山、巴县、峨眉山等地···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重新接管故宫博物院,那些文物于四七年循水路由chongqing运往南京,其中有一批在转道湘西上船的途中遭遇了土匪,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虽然最后土匪被击退了,但还是丢失了几只铁制的小文物箱子···

文健说:“当年装箱出来的文物共有近两万箱,土匪们抢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却无意中促成了一个‘义举’,让它们都留在了大陆,其余的箱子后来大部分都运去台湾了。”

阿洛有点慌神了,战战兢兢地问道:“也就是说,洞里的那些字画都是国宝?”

文健斩钉截铁地说:“绝对一等一的国宝呀···你等着,我这就会同省文物局的人过来,你们洗干净了等着上电视吧。”

“不不不···”阿洛不迭地央求道:“文健,我是干什么的你比谁都清楚,一旦曝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苗乡诡事】最新更新章节〖第1155章:这都是国宝〗地址http://wap.77gp.net/200/20062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