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基准点(2/3)

建设,还要负责50万公里加速管道的建设,并且要保证最终的连接精度。

钟成采用的这种分片包干的办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庞大人力的作用,并保证建造质量。

5亿公里长的加速管道分解成了50万公里一段,就不那么令人望而生畏了。

随着钟成的一声令下,一千八百多万建设大军分乘2500多艘太空战舰和1200多艘民用太空飞船和空天飞机携带空间站的建筑材料飞往各自负责的工段。

三天后, 离核心基站最远的,在太阳另一侧的一支建设兵团才到达指定空域。

2月25日。

一千个分控基站完成了定位工程和框架搭建,并完成了人员休息场所的建设。

在距离太阳表面约八千万公里的环绕轨道上一千零一个人造天体从无到有的出现了,如同在无边无际的虚空中散布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这个时候,从地球、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甚至是遥远的木星和土星运来的海量建设零部件先后送达各个建设兵团。

近3000艘太空战舰和太空飞船承担了运输任务,把在太阳系各地的红星公司工厂中制造出来的加速管道建设零部件运送到工程现场。

金星内侧的太阳系内部空域化成了繁忙的大工地,在所有人类的见证下,史无前例的庞大工程进入了最繁忙的阶段。

在史汉兴和徐九文领导下的联邦宣传部门的引导下,绝大部分联邦民众都清楚了这项工程会为人类带来的好处。

关心工程进展成了大部分联邦民众生活的一部分,每一次重大进展都会带来人类社会的欢庆。

大量在建设工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军人成为了新的明星,受到无数联邦青年的追捧。

在联邦军民的关注下,强子对撞机的加速通道以一千个分控基站为中心,一公里十公里一百公里地向两侧延伸。

叶文欣、杨希、林伟、钟心等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更是乘坐空天飞机在各个工程点监督工程实施质量,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

保罗、蒙野和钟一把整个工程分成三段,各自负责一段的指挥协调工作。

孙林、邓金海、李少杰、陈一龙等人则在太阳系各地协调建设材料的组织运输工作。

久经战争考验的联邦军指挥系统在工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在战争之前进行几千万人参与的工程,钟成无法想象怎么完成指挥协调工作。

再加上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国重工:崛起】最新更新章节〖第524章 基准点〗地址https://wap.77gp.net/170/170608/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