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难万险渡河来(2/3)

我编造吧!”

陈鼎无话可说了,他哪里是这样的意思,若是没有什么要汇报的事情,他完全可以不写这封信呐!

…………

悬门渡,南渡流民登上晋朝土地的第一站。

自从西晋永嘉末年五胡乱华,成千上万的汉人不甘忍受异族的压迫,拖家带口迁往南方。

虽然汉人们大多数都想逃离五胡的统治,但还是有一些人没能赶上南渡的机会。

而他们,不是继续勉强生活在战乱频仍的中原,就是继续想办法迁移到局势相对平稳的地域。

这样的迁移路线,一般有三种。

最为常用的就是南渡的这条路线,打算南渡的流民需要坐着质量较好的船只,来到黄河沿岸,通过连接黄河与淮河之间复杂的水道,主要有卞水、泗水等等,除了这两条比较大的河流,另外还有诸如济水等流量较小的河流,能够选择哪一条河流过江,都不是流民们自己能做主的。

这条路线只和他们的出发地有关,哪条河距离他们的出发地最近,他们就只能选择哪条路。

再一条路就是沿着陆路,往东北方向走,在那里有鲜卑人慕容氏建立的燕国,尊重士人,慕容氏对农业也比较重视,算得上是各个分裂的胡人政权中,对汉人比较友好的。

再有一路的流民,他们将要踏上的就是一条更加艰险未知的荆棘之路。他们或许无法渡河,也距离东北方向的燕国极远,那怎么办?

要生存,就要披荆斩棘,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了征程。

而他们的目标,便是偏安于河西走廊一角的凉国。此地虽然偏远,但也因为偏远,在五胡乱战的百年间,他受到的侵害可以说是最少的。

所谓渡河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你以为,作为交通要道的黄河沿岸,就空空荡荡,到处都挤满了流民吗?

有无数的大船等着你乘坐,甚至有可以帮助流民渡河的人员设备吗?

想得美!

在这条繁忙的军事要道之上,大河两岸,到处都是沿岸巡逻的士兵。

这些士兵在防范异国觊觎的同时,还要看着那些一心想要逃离的流民,一个看不顺眼,或者是上面有了命令,刀劈斧砍,流民们还没踏上小船,就没命了。

想当年,石勒后赵内乱之时,无数的汉民惊恐万状,他们再也无法忍受石靳的残酷统治,扶老携幼来到黄河岸边,远望奔腾而去的涛涛河水,等待着大船的来临。

这次流民南渡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晋捡到一只战神】最新更新章节〖第十二章 千难万险渡河来〗地址https://wap.77gp.net/164/16445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