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7 回程(2/4)

成三期,在两年内陆续支付。另外,这一笔援助资金必须优先用于卢宾—格沃古夫铜矿的恢复工作,莫斯科的要求是,卢宾—格沃古夫铜矿的生产必须在三个月内完全恢复,而在此后的两年时间内,波兰工人党所获取的七点五亿卢布资金,就需要按照国际铜价以该铜矿所生产的铜矿石来偿还。

说白了,这就类似于一种另类的分期付款,莫斯科将七点五亿卢布的资金分三期支付给华沙,而华沙则用两年的时间,偿还给莫斯科总价值七点五亿卢布的铜矿石。

在此前维克托给与政治局的建议中,就有相关方面的内容,他认为联盟对东欧各国的援助不能是无偿的,因为那将从根本上损害联盟的利益。考虑到对东欧各国的援助势在必行,同时呢,又不能过度的损害联盟的利益,那么效仿美国人援助模式,无疑是最为稳妥的。

联盟可以向东欧各国提供战后重建援助,与此同时,也可以从东欧各国获得联盟发展所必须的资源,比如说罗马尼亚的石油、保加利亚的煤、匈牙利的铝矾土、波兰的铜等等等等。

从某种形式上看,“重建联合基金”更像是一种经互组织的雏形,在这个组织中,联盟就像是一个腰包鼓鼓的采购商和生产商,它拿出“援助”从东欧各国的手中采购战略性的大宗物资,然后输送会国内投入生产,而生产出来的成品,再输送到东欧各国,帮助他们恢复经济。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这样的援助形式其实就是构建起了一个生产与消费、原材料与制成品的循环,通过这样的循环,东欧各国得到了战后重建,得到经济恢复,而联盟同样也是如此。

如果将意识形态的思维代入进去,联盟实际上也就成为了一个殖民帝国,而环绕在它周围的东欧各国,则成为了新型的殖民地,它们用自己的原材料去换取联盟所提供的工业成品,其经济在短期内自然是受益的,但在长远来看,却是受损的。

当然,考虑到联盟与东欧各国之间长远的同盟关系,维克托认为这种经互模式是不能长久维系的。作为在战争中受损严重,经济几乎完全崩溃的国家,东欧各国或许在战后初期不会对这种经互模式提出异议,毕竟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相较于美国人在经济援助方面所提出的苛刻条件,联盟所提出的附加要求其实已经相当宽容了。

但是随着东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同样的经互模式若是继续维持下去,早晚会在大范围内引发不满情绪的,所以,联盟在援助政策方面的立场,必须随着东欧各国经济的发展,而即使做出调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奋斗在苏俄】最新更新章节〖707 回程〗地址https://wap.77gp.net/163/16347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