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传承经典(两更一万)(2/8)
至陆凤秋对洪易还有恩情,陆凤秋对洪易没有好感,也没有恶感,为难他作甚。>
若真是为难他,就不会指点他天地间自我最大,就不会让他修炼炼气之法。>
想要从陆凤秋这里学得无上秘法,不想着如何心诚以待之,而是先想着得到索取。>
不付出就想得到?>
天下间,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有舍才有得,而非有得才有舍。>
合着你要拜我为师,我还得惯着你不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道法自然,但也有规矩暗藏其中。>
为何四季轮转是春夏秋冬这样的顺序,而非是秋春夏冬?>
道法自然,道亦包含了规矩。>
洪易若不拜陆凤秋为师,他如何行事,与陆凤秋便无关,但想要拜陆凤秋为师,便得有舍才有得。>
同样因为求一个坦荡,陆凤秋不会去默写《易经》。>
若他提前将《易经》写出来,他心有尘埃,便算不得坦荡二字。>
所以,陆凤秋没有打算去默写《易经》。>
该是他洪易的机缘,便是他洪易的机缘,陆凤秋也不屑于去取他洪易的什么。>
他陆凤秋的机缘在什么地方,陆凤秋一清二楚。>
于是,这些日子陆凤秋沐浴焚香,在至道殿的“道”字前静坐七日,向道阐述心迹,方才着手书写《南华经》和《道德经》。>
《南华经》即为《庄子》。>
《庄子》共计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共计十余万言。>
陆凤秋将《庄子》整理一番,结合此方天地的情况,将《庄子》删减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待陆凤秋写到《庄子·天下篇》之时。>
锦绣文章中的精气,陆凤秋便再也压制不住。>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道。”>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陆凤秋每写一句,便能看到那纸上大放光明,字字浮空,天地明亮。>
陆凤秋于这些经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天执道】最新更新章节〖第16章 传承经典(两更一万)〗地址http://wap.77gp.net/15/15599/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