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 ?护佑百姓(2/3)

发现竟然一个也没记住!

不是什么莫名的存在抹掉了他的记忆,而是他根本就不知道!

作为一个农民工,让他搅拌水泥没问题,可让他研究水泥是如何制造的,抱歉,没那闲工夫。

玻璃、火药什么的也差不多,谁闲的没事去研究那些?

即使火药的配方非常简单,就是硫磺、木炭、硝石三种。但并非简单的将三种材料混合就行的,首先要提纯,然后要研究最佳配比,最后还要弄成颗粒状。

这些都怎么弄?骆天明茫然了半晌,果断的决定放弃。

既然争霸的路子走不了,那就单纯种田好了。

蒙古人虽然占据了大片地盘,可他们毕竟人口太少,只控制了大中型城市,连小城镇的控制力度都很有限,更别说山野之地了。

于是骆天明将跟随的百姓都带到了山里,让他们开荒种地,自力更生。

山里的土地虽然很贫瘠,但百姓的韧性和勤劳,足以抵消粮食产量的不足。

而且骆天明教了他们一些养殖牲畜的方法,比如养殖蚯蚓来喂猪喂鸡,青饲料发酵之类的,极大的增加了肉食的产量,生活反而更好了。

骆天明毕竟是农村出来的,让他搞工业产品不行,但种植养殖这方面,绝对是行家。

安排好了第一批百姓,骆天明就继续出去打击滥杀的蒙古人。之后就又有一批百姓愿意跟随他,他只好再次找个山区安顿百姓。

就这样,他一路走一路收拢百姓,短短三年时间,竟然将中原百姓减少了一半。

当然,减少的一半百姓,并非全都是他收拢的,而是他在山中建立了隐蔽的生存之地后,慢慢的有风声传出去,被蒙古人逼的活不下去的百姓,就自发的前去投靠。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拖家带口、整村整庄的迁移,就让平原地带的百姓大大减少了。

蒙古人当然也知道这件事,只是他们现在正忙着四处征战,连平原地区都管不过来,哪还管得着山区?

对于习惯游牧生活的蒙古人来说,将良田变成牧场就是最大的收获,山区什么的,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汉人愿意主动让出平原,蒙古人求之不得,还省的挥刀砍杀浪费力气。

只是山区能容纳的人口也有限,可耕的田地更是少的可怜,这么多人涌进去,难免发生冲突。

老百姓没死在蒙古人手里,反倒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不能不说这是个悲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诸天之我是沙悟净】最新更新章节〖051 ?护佑百姓〗地址https://wap.77gp.net/141/14128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