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五章 水淹七军(23)(2/3)

关羽这才知道是冤枉王甫了,没有别的办法,想起马良的告诫,他也开始考虑退兵了。

回到大营,关羽因为有了退兵之心,但还是想要利用这段有限的时间,做最后的努力,找到短期内击败于禁的方法。

如果得到于禁新运来的大量粮草,关羽就足以围困到樊城的曹仁耗尽粮草,不战而降。

关羽就带领手下数十名心腹将领,到土山高阜处观察于禁的营寨,寻找破敌之策。

登高望之,关羽见于禁营寨法度严谨,旗号整齐,军士丝毫不乱。

营寨虽然依山而建,但与山林相隔了一个足够的安全距离,防火措施到位,根本就无法火攻。

关羽无计可施,手下众将也面有难色,场面有点压抑。

为了缓和气氛,关羽随口问道:

“于禁大营所在山谷,是何地名?”

向导官回答道:“罾口川。”

关羽心里一动,脱口说道:

“鱼入罾口,岂能久乎?”

转念一想,于禁营地虽然低洼,适宜水淹,但现在是秋末,天干物燥,马上进入枯水期,水攻根本无法实施。

看来,于禁扎营之前,早就想到了这点,虽然是火攻的好节气,但于禁又防备森严,料难得手。

回到本寨,关羽想起马良的忠告,已经有了决断:既然无法击败于禁,不如早点退兵。

关羽下令手下诸将。保养修理船筏、水具。

关平非常疑惑,不由问道:

“父亲,陆地相持,何用水具?”

关羽还存在侥幸心理,万一觅得战机,就可以行雷霆一击,并不想过早透露退兵的意图,就对关平说道:

“非你所知也!”

其实,这些船只、水具,是关羽早就准备好。

本来用途是准备从水路支援公安的傅士仁,防备吕蒙的偷袭,想不到现在却用着退兵之用。

但用作退兵也很不错,可以快速退兵,并不怕不谙水性的于禁军从背后掩杀。

就在关羽让军士们把粮草军资搬往船只之上,准备退军之时,忽然下起了沥沥秋雨,而且连绵不断。

关羽一见有望水淹于禁,大喜过望,连忙吩咐关平道:

“坦之,你速差人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马谡别传】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四五章 水淹七军(23)〗地址https://wap.77gp.net/14/14366/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