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移居东宫,参决听政(1/3)
在册封皇太子之后,官家紧接着又下了一道圣旨,以皇太子刚刚成年为由,由皇后垂帘听政。>
既权同听政。>
这道圣旨一下,立时在朝廷中荡起阵阵涟漪,不过大多数重臣都是赞同的。>
毕竟太子刚立,还未曾参政,而刘皇后这些年是朝廷实际上的掌权者。>
官家闭关修道,都是刘皇后在批阅奏折。>
这是合情合理。>
只是这道圣旨之后,刘皇后终于从幕后走到了明面上。>
以这位刘皇后的镜面,太子哪怕是身为储君,短时间之内,恐怕也难以拿到实际上的权柄,只能做个皇太子。>
此时,京师中众多大臣,不乏以饶有意味的神色盯着东宫和延福宫的方向。>
如今仔细算算这位东宫太子年纪也不小了,换了其他簪缨之家,早已经成家立业,这位能够忍受得了头顶多上一尊太上皇吗?>
而刘皇后是否到时候又当真能毫无挂碍的归还手中至尊权柄?>
……>
东宫。>
其实大宋并无真正意义上属于皇太子的宫室。>
大宋不同于前朝大唐,太子的东宫为了节省,通常没有另外修筑,而是和帝、后的宫室连为一片。>
这其中与太子权柄的虚化有些关联,光从堂堂大宋皇太子没有自己固定的宫室就能看出皇太子尴尬的位置。>
其次就是皇太子配置的官员,通常其他朝代的太子配置的官员极多,像是詹事府,左、右春坊之类的官员近乎于没有。>
不像大汉,大唐,太子府配置有完整的官员,哪怕是骤逢异变登基,也是羽翼丰满。>
而大宋太子,若逢意外,通常只能裸奔上位,需要依靠朝堂中的重臣力鼎,若是这些执政看你不爽,你就是个傀儡。>
至于太子抚军监国之类的权利,那是做梦,别想多了,想多了没好处……>
……>
王渊此时在众多宫娥,内侍的拥簇下,逐渐来到了属于自己的东宫。>
眼前是一片飞檐斗角的巍峨宫阙,比之之前看到的福宁宫宫室,延福宫不遑多让。>
“祥云殿!”>
王渊还未走近,已经看到了这座大殿的殿民。>
官家和刘皇后对他还是颇为看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可以兑换功德模板】最新更新章节〖第269章 移居东宫,参决听政〗地址http://wap.77gp.net/112/11224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