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品评剑法(1/2)
王维此时任“监察御史”,虽然只是正八品的“小官”,但因为内外官吏都受到监察御史的监察,所以权限也是颇大,很被人重视,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而且,王维早年间颇有政治抱负,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但因为唐玄宗怠政,李林甫、杨国忠先后把持朝政,使得王维渐渐变得消沉下来。>
王维如今吃佛念斋,更是在终南山上建造了居舍,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他醉情山水,诗词、剑法反而都有了长足精进。>
“请赐教。”>
王维向邵阳微微见礼。>
邵阳还礼,也十分客气。说起来,他还是因为王维才有机会进入这一时光碎片的啊。这么快就见到活人,其实邵阳心底也有一点儿小激动。>
“请。”邵阳道。>
王维微微沉吟,便挥剑起舞,但见他运剑精细,几乎方寸之间藏有无穷变化。>
精妙繁复,依稀更在邵阳之上。>
“好!”>
“好!”>
文武百官之中,不少人都是不迭声地叫好。一方面,王维此番确实彰显了不俗的剑法造诣,另一方面,他们同时位列朝纲,自然有几分荣辱与共的意思,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这一方在剑法一道上被一介毫无名气的草民压住。>
这还是多亏了邵阳此时有“侠盗”之名,否则的话,只怕连与众人较技的资格都没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纵声长吟,随着一句句诗词念出,手中剑法随之翻转变化,层层叠叠,以剑绘出了一幅唯美的画卷。>
锵!>
王维念诵完最后一句,收剑而立。>
“好剑法!”>
“摩诘的剑法越发精进了。摩诘长于诗,长于画,此番以剑作画,剑中藏诗,令人叹为观止。”>
周围众臣都是赞不绝口。>
唐玄宗也不由微微而笑,很是满意,他虽然不肯重用王维,但对王维的诗情才气,却也是很欣赏的。所以,此番才会第一个就点王维出来,与这方叶比较剑技。>
唐玄宗望向方叶,“方爱卿,不知摩诘之剑,你认为如何?”>
邵阳奏道:“摩诘居士的剑法,是朝堂之上,酒席之中,歌舞升平之剑,华美有余,大略不足。”>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看这口出狂言的。>
太嚣张了!>
不过,王维却是默不作声。而另一旁,真正的剑道大家,李白,贺知章,独孤及等人,也是默不作声。邵阳这一句评论虽然刁钻,有些“挑刺”,但也确实说到了王维剑法的薄弱之处。>
唐玄宗微微一笑,点向另一人,“元爱卿,你且一试。”>
就见元载整整衣冠,大步出来。>
元载,字公辅,也是后来唐朝的一位宰相。他还是唐玄宗开“道举”后,高中进士,算是独孤及他们“玄学馆”这一派系的人。>
唐玄宗特意点他出来,也是想看看邵阳剑法的跟脚。>
元载功利之心却很强,他持剑而立,向邵阳道:“我有一门剑法,名为‘通微之剑’,传自南华真人,还请指教。”>
南华真人,也即是庄周。>
元载逢迎唐玄宗之意,钻研道法,从南华真人遗稿之中摸索出这一套剑法,以传自南华真人自居。>
邵阳作为穿越者,自然知道他的底细,微微一笑:“请。”>
元载当即施展开剑法,“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他的剑法之中,也果然藏着几分庄周逍遥之意,剑法婉转游动,不着痕迹,仿若九天云气,又如山涧水流,空灵洞明,极尽飘逸。>
便是围观的众人,仿佛也都多了几分逍遥于尘世之外的洒脱。>
众人自然又是一番叫好。>
“元公辅虽不在玄学馆任职,但对于道学的研究,却也始终没有停下啊。”众人赞叹。>
但玄学馆掌馆独孤及,却不由微微皱眉。>
众臣之中,李白冷笑一声,饮酒自娱,看都不屑去多看一眼。>
他与王维,不过是“道统不合”,但对后者的剑法、诗词造诣,还是认可的。但元载?不过投机取巧、蝇营狗苟之辈,也配让他多看一眼?反倒是这方叶,李白打量一番,有些合他的胃口。但想让他认可,还需要再拿出更多的本事来。只口出狂言可不够。>
唐玄宗微笑点头,他对元载却颇有好感,后者对于“道学”的研究的成果,正投了他的喜好。>
“方爱卿,你看元公辅的剑法如何?”唐玄宗笑道。>
邵阳早已经收回了目光,神色不变,“不过取巧之剑,大势不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神话降临】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章 品评剑法〗地址http://wap.77gp.net/11/1166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