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九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2/3)

中,大口径炮就不要想了。徐杰强调的是防护和速度,至于火力够用就可以,当然还有一个重点即使耐用,老出故障可不行!

相对于1战动则十几吨二十吨的坦克,徐杰想都不要,一方面现在技术就算弄出来,稳定性和造价也不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是在野外作战,也不需要这么重的坦克,反正是对付俄国骑兵,够用就可以。所以参考雷诺病适度放大,就成了徐杰设计坦克的基础。

火力方面徐杰要求不高,继续使用原有的37mm火炮就行,这东西打没有掩体的步兵和骑兵简直就是神器,而且不用装填手。炮手配合供弹弹鼓一个人就可以。机枪方面需要有一到两挺,对付俄国人的人海战术。

需要着重关注的是防护,战防炮和坦克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双方相生相克又相互促进。坦克并不仅仅是挡住机枪子弹就可以了,还必须挡住一定威力的炮弹,否则对方在阵地上安放几门战防炮直接就把昂贵的坦克打成零件的话,坦克也就失去了意义,当年曾经风靡一时的快速坦克之所以会衰落,根本原因就是那怕37mm的坦克炮都可以轻易撕开快速坦克的装甲,坦克强调的是攻防兼备,失去一点,那么坦克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所以,徐杰对防护要求很高,至少要能挡住57mm加农炮炮弹,要实现这一点,对于穿越者来说也不难,正面装甲达到35mm并且有45度左右的倾角的话,那么500米外没有配有专门穿甲弹的57mm炮将没有任何办法!至于更高级别的火炮,比如说法国人的施耐德75快炮,这个想都不用想了。柳接在一起的装甲面对长倍径的75mm加农炮,就算因为角度和距离问题偶尔扛住了,巨大的震动也会让柳钉脱落甚至在车仓中飞射。要是真碰上了,那就自认倒霉吧!好在75mm速射炮重达1吨多,单纯靠马匹机动的话也不方便,而且造价昂贵,俄国人应该没有多少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速度和行程的问题,考虑到当时悲催的发动机,这种坦克最多也就配90h左右的发动机,重量不超过12吨,乘员数限定在3人,公路行驶速度达到14km每小时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越野的话,到10km每小时就可以了。至于行程问题,徐杰的要求是必须在100km左右,这看似很难达到,但是考虑到1战时的移动碉堡们都可以有70+km的行程,而且自己还有锰钢履带这个外挂,减重版减炮版的小坦克达到100km的行程还是有机会的。虽然速度比不上骑兵,但是好歹比步兵要快上不少。

坦克的技术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华夏海权】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四十九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地址http://wap.77gp.net/1/1715/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