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舰队构成(3/5)

前更强,但是他们却永远无法获得这样的机会了。原因很简单,第一,这一次我们站在了协约国一边,第二,美国一开始就参战。即使德国人开始能占到一些优势,即使他们能把法国干掉,他们依然无法获得战争的胜利。从海军方面来说,德国人也许可以靠快速机群获得一些优势,但是他们本身也肯定要承受一定的损失。而一旦我们参战后,德国人必须两面作战,他们将比1战时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还要困难,因为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距离太遥远了,公海舰队很难兼顾两端。”徐杰不以为意的说道。

“而从战术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现在集中力量建造cv03型舰队航母对未来战争更加有利。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确认两点,第一点是我们参战的时间至少在4到5年后!我们准备的时间更充分。而第二点则是,如果我们能在参战前积攒出来一支足够‘精’锐的舰队的话,那么质量上的优势会让我们的损失率明显低于对手。我们甚至可以依然在战争期间开工cv03或者cv02型航空母舰这种建造周期比较长的战舰来稳步提升我们的力量。对于航空母舰这种珍贵的战略兵器来说,前期的积累比战时的大量生产有的时候更加重要。”

“也许在战争时期我们依然需要补充大量易于生产的航空母舰,但是其核心依然会是我们在战前积累的高质量航空母舰和战争中补充的装甲航母。我试图建立一种良‘性’的舰队力量增长体系。而建立这种体系的代价就是你所说的空窗期,不过我认为和即将获得的好处相比,这种空窗期是可以容忍的。”徐杰耐心的给杨用霖解释道。

这个位面华夏和协约国对抗的是实力与自己相近的同盟国,德国的工业产能同样巨大。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德国人也可以像美国那样爆航空母舰,如果大家都是同质化生产类似的武器的话,那么结果就只能是一场场惨烈的消耗战,而如果你要想拥有比对方还要好的武器的话,那么就必须付出时间的代价。航空母舰超长的建造周期使得建造者必须慎重。因为这不是用流水线就能产出来的。谁都认识到对于主力舰这种昂贵的战舰必须‘精’雕细作,而这样的行为只能在战前完成。而一旦开战后。各国多不可避免的生产一些周期短但是容易损失的战舰,而这些战舰完全有可能会在一场海战中损受多。从而造成了供应小于损耗的不利情况。而徐杰的做法就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战前充分生产优质航母,来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舰队基数,然后在战斗中同时生产优质航母和量产型航母来稳步提高舰队的实力。这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华夏海权】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舰队构成〗地址http://wap.77gp.net/1/1715/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