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朝堂激辩〔文〕(2/3)
作品:《崇祯:重征天下》之无为矣。故君子者,担当也,临危而受命,揽责于己身,弗却而诿之,必有大成。钱大人言之凿凿,何以到具体的事情上,却有些言行不一呢?”
钱龙锡登时额头见汗,惴惴不安。朱由检冷笑一声道:“国法俱在,私铸绝不可恕!过去猖獗,是因为查处不力,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而绝非反对查处私铸的理由。
“至于后面两条,朕先来解释第三条,也就是国债。钱大人担心大明银行入不敷出,无法偿还国债,这一点倒是在理。不过朕已用内帑银特别双重担保,一旦真的无法偿还,购买国债者也不会受到损失。如果三年之后真的出现这种情况,那就说明朕错了,届时不用各位大人多费唇舌,朕也会裁撤大明银行,如何?”
朱由检话音刚落,平时庸庸碌碌很少发言的礼部尚书来宗道觉得抓到了机会,立即出班奏道:“臣以为钱龙锡所言三条,一、三均非正论,惟有第二条是至理。朝廷一如个人,取财应有道。若与民间银号争利,实非君子所为!”
这来宗道并非东林党人,居然也为钱龙锡帮腔,可见朱由检兴办大明银行这一举措,是真的惹恼了所有士大夫阶层。来宗道理大家,平时张口就是“圣人云”,朱由检自知如果不从道理上把他驳倒,大明银行就会遭到天下全体读书人的一致抵制,因而微微一笑道:“来大人,依你所言,朕开办银行,是商人争利的小人所为了?”
“臣不敢有此大逆不道之言。”来宗道理直气壮地道,“但《大》有云: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段话就是说,为君王者应以修德为要务,德行崇高则有百姓追随,自然也就有了土地和物产。所以德为本,财为末。若舍本逐末,则聚敛的同时也会失去民望。”
若论引经据典,恐怕能言善辩的钱龙锡也比不上来宗道。这《大》乃是《四书》之一,朱由检总不能连《大》里的话也公然反对吧。
见朱由检并不开口,来宗道更加得意,摇头晃脑地道:“臣以为当前国库空虚并不难解。《大》中还有云: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意思就是说只要种粮的人多,吃粮的人少,种得快吃得慢,国家自然不缺钱粮。依臣之见,陛下应鼓励百姓大力开荒,同时提高田赋,国库自会慢慢充盈。”
然后来宗道又瞥了一眼苦笑不语的王在晋,冷冷地道:“陛下,开办银行这个主意,难道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崇祯:重征天下 最新章节第九百六十六章 朝堂激辩〔文〕,网址:http://www.77gp.net/1/159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