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定国之后(3/4)
之长便可以参加每年举行的政务员考试,和后世一样,国家择优录取,先从地方政务干起然后逐渐提拔到中央来。这样能避免一群只会写八股文的书呆子长期掌控着国家的政局,而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拔制度。
各种改革制度宣布之后,原本太平天国的旧有朝臣们表现得比较平静,这些改革他们是心底里早就有数的了,很多制度之前他们都参与过讨论,因此并不惊奇。而袁甲三、李鸿章、彭玉麟、庆丰等满清降官们就觉得很是惊讶了。
当散朝之后,李鸿章走在宫内甬道上时对袁甲三和彭玉麟道:“观我新朝气氛,是在开启中华三千年未有之新局面啊。”彭玉麟则道:“新皇是否放权太过?会不会出现明太祖之事?”彭玉麟所说的明太祖之事三人都明白,就是明朝初年朱元璋设立了左右丞相,但后来皇权和相权冲突,最后朱元璋又取消了丞相制度。
袁甲三沉吟半晌后道:“新皇乃开明之君,必定不会是朱元璋那种滥杀开国功臣之人,中华数十年之内,必能大治。”袁甲三的话只对了一半,萧云贵的确不是滥杀功臣之人,而他的妻子洪韵儿却是。在二十年之后,萧云贵先因病驾崩离世,后来新皇继位,面对当时国内资产阶级想要掌握国政和传统封建势力的角逐之时,已经是皇太后的洪韵儿为了保证国家顺利过渡,完成国家资本制度的改革,一口气杀掉了包括袁甲三自己在内的十多位代表封建残余势力的开国老臣子。不过也算幸运,洪韵儿杀功臣的时候,很多功臣已经老迈病逝的居多,所以杀的还不算太多。
而洪韵儿二十年后诛杀功臣支持资本制度改革则是另一场大变革,那时候国家已经具备了改革的条件,民众的文盲率大幅下降,民智开启,思潮涌动,国内工商业繁荣发达,掌握着国家经济的资本阶级发动大变革是必然的。而这场变革之后,太平天国最终走上了君主立宪的道路,萧氏一门则成为皇族,仅仅只是国家的一个象征,皇权被进一步削弱。国家形成了民议院和资本家们组成的国政院,也就是英国的下院和上院形式,首相变为对民议院和国政院两院负责的制度。
听了袁甲三的话后,彭玉麟道:“那取消科举制度呢?天下的读书人只怕会有所不满。”李鸿章则微微颔首道:“是有可能不满,没了举人、秀才这些名头,也就不能免除一些税赋了啊。”袁甲三则道:“于国来说,咱们这些读书人也早该交税纳粮了,我倒觉着今后除非于国家有功劳之人可以免税,其他人只是多年几年书就能免税本就不太合理。况且国家现时做的是全民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最新更新章节〖第七百二十四章 定国之后〗地址http://wap.77gp.net/1/1191/721.html